欢迎进入吴忠市委组织部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正文
党建“密钥”引领城市美好生活——吴忠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综述
2021-06-18 09:57:00    来源:吴忠市委组织部   作者: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1-06-18 09:57:00

  核心提示:城市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城市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以创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为目标,以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为主线,深刻总结疫情防控经验,紧盯短板弱项建机制、抓重点、求突破,为夯实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仲夏的吴忠,处处绿荫花香,天高云淡,一片好风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规模越来越大,高楼大厦越来越靓,公园广场越来越美;小区建设日新月异,民生服务日渐完善,新兴产业逐步崛起,民生项目频传捷报,洋溢着和谐幸福的新活力。

  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清晰跳动着一条领航城市发展和百姓致富的脉搏:以城市基层党建的创新推动富民强市蓝图的实现。

  改革发力,构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是夯实党在城市执政基础、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义。

  市委坚持把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全国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市两个“国字号创建”一体谋划、统筹推进,研究制定了《关于建立“五联五化”机制加强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1个主文件和《关于进一步提升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城市基层治理能力的实施意见》等5个配套文件,构建了“1+5”政策体系,立起了城市基层党建的“四梁八柱”。

  35名市级领导每人联系一个社区,主要领导深入社区和居民小区实地调研,带动县(市、区)党委书记亲自协调解决城市基层党建重大问题,释放“书记抓、抓书记”的强烈信号。

  城市基层党建牵涉面广、情况复杂,涉及很多动体制、动权力、动利益的难题,必须以改革破题,围绕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实系统、做活治理,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继推出……

  突出赋权扩能,街道权限由“少”变“多”。坚持职能部门做“减法”、街道做“加法”,从利通区、红寺堡区的“一支队伍管执法”,到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街道统筹设置“四办三中心”,增编制、扩人员、放职权,派驻机构负责人人事考核权、公共事务综合管理权等“五项权力”赋予街道,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行政审批处罚职权下放街道,破解了街道“看得见的管不了”、部门“管得了的看不见”的“两难”问题,街道党工委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机制更顺畅,资源更丰富,手段更有效。

  优化组织设置,组织体系由“疏”变“密”。2020年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基层治理提出了严峻考验,组织覆盖不到底、网格化管理不精细、联系服务群众不紧密等问题显露。为此,我市针对性开出“三剂药方”:

  ——社区划小、网格划细。全市社区由72个增加为90个,497个网格细分为761个,专(兼)职网格员从519名增加至3237名,网格精细化治理越抓越实。

  ——组织体系下沉网格。打出升级、新设、调整“组合拳”,90个社区成立40个党委,新设立160个网格党支部、403个楼栋党小组,推动了党组织覆盖到网格上、小区中、楼栋里,有效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疫情就是命令。我市迅速动员460个市直机关单位、7200余名党员干部组建164支党员先锋队,全部下沉市区22个社区、202个小区值守,局长、科长变成了小区“守门员”,构筑起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让党的旗帜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互联共融,打出一套城市基层党建“融合牌” 

  社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过去社区没职权、缺资源,面对老旧小区下水不通、路灯不亮等“老大难”问题,只能四处“化缘”、求人办事。2015年开始,全市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联合党委”区域化党建机制,建立组织联建、要事联商、活动联搞、党员联管、服务联做“五联”模式,让“小社区”也能管住“大单位”,服务群众由原来的“单兵作战”向“群英荟萃”转变。

  “辖区单位把最好的资源向社区倾斜,如今,社区有个大情小事,办起来一点都不再难了。”青铜峡市东街社区党委书记晁永刚说。

  “双报到、双服务”是推动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抓手。我市专门印发了管理办法,明确了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认领一个群众微心愿、办理一件实事的“四个一”要求,推动682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与90个社区结对共建、办实事850件,1万余名在职党员到共建社区、居住社区“双报到、双服务”。

  “阿姨您看,您家窗台上这些东西影响屋里采光,我们现在给您摆放到其他地方,太阳照进来,心情也好。”在职党员杨莉耐心地说道。

  近日,利通区胜利镇民生社区开展在职党员“双报到”“六进”活动,为孤寡老人、困难家庭、重残家庭打扫房间卫生,并利用自身工作优势,检查水电问题。越来越多的在职党员主动参与社区治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了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

  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市一个个“党建孤岛”串联成“党建高地”,《推行社区“联合党委”着力打造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获评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守望相亲,谱一首民族团结的“和谐曲” 

  “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2020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金花园社区视察时的谆谆教诲,朴实坚定,直抵人心,深深铭记在社区干部群众的心里。

  金花园社区常住居民13850人,其中回、满、蒙、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5%。多年来,社区党组织立足社区多民族混居的实际,不断探索创新党建引领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式,以党建的“绣花针”串起了基层治理、民族团结的“千条线”,“七彩家园”“七星服务”“四治融合”……一系列机制创新让和谐家园遍开民族团结花。

  如今,走进金花园A区休闲广场,每天“开放式党校”定期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声音传遍小区每个角落,播进广大居民群众“心田”;随处可见民族团结进步标语,各族居民群众每逢传统节日共同升国旗、包粽子、唱红歌,处处传颂着居民群众亲如一家、守望相助的生动故事,处处洋溢着居民的幸福笑脸。

  金花园社区是我市多民族聚居社区的缩影,像这样的社区全市共有89个。

  近年来,各社区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重要讲话精神,每年定期开展“民族团结月”“社区邻居节”活动,广泛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大家潜移默化地树立起“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理念,唱响了“民族团结一家亲”,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精准服务,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居民家长里短、柴米油盐,都在社区的一方天地。

  6月16日,漫步利通区金星镇金星花园社区春园小区,玫瑰、月季竞相绽放,花草树木郁郁葱葱。而在2016年前,这个老旧小区因为脏乱差,被小区居民称为“菜园”“葱园”。

  “这个休闲广场过去是个废弃场,现在修建了国旗台、百议亭、健身设施、休闲桌椅及红色文化长廊……平时大家就在这里锻炼、下棋,邻里关系很和谐。”今年74岁的白金凤说。

  金星花园社区把党建工作融入小区物业管理,在小区物业服务企业、自治组织中成立党小组,建立以党员为主体的“院落大管家”“楼道红管家”“绿地小管家”的“先锋管家团”,发挥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葱园”向“春园”的蝶变。

  民生小事里有大情怀、大治理。近年来,我市聚焦物业管理难这个城市基层治理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扎实开展“红色物业”建设行动,构建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协调机制,探索和创新了一批小区治理的“微经验”。

  深入开展党组织覆盖攻坚行动,在1个物业服务行业协会、11家物业企业、10个业委会中建立党组织,积极打造社区党组织的“红帮手”。

  划出“业委会中党员比例一般不低于50%,主任一般应当为居民党员”的硬杠杠,在275个居民小区中成立“红色业委会”,推荐24名社区“两委”成员按法定程序兼任业委会成员,强化党组织对业委会的领导和把关。

  建立健全以议事协商为重点的民主决策制度,深化居民协商议事会、“板凳会”等做法,有序引导居民深度参与社区事务,实现居民事、居民议、居民定。

  推行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权、监督权和考核建议权下放街道组织实施,紫薇社区党组织牵头成立社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管理老旧小区物业,盐池县芙蓉社区东顺苑小区创新开展小区物业自治模式,解决了小区无物业、群众满意度不高的问题。

  青铜峡市银河社区教育小区、卫生小区、越秀湾小区,原本是3个独立的老旧小区,没改造前每个小区之间都有一堵围墙,邻里之间也无往来。2020年,该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推动、群众点单、多元共建等形式,把3个小区的围墙打通,经过提升改造,成为规模化小区,推进了资源共享、邻里和睦,实现了幸福在群众家门口升级。

  党建工作做得好不好,不是向墙上看,而要向群众脸上看。社区的“老、少、残”等群体比较特殊,必须有一支队伍常态化开展“一对一”、个性化服务。

  兰花热心小组就是这支队伍。十几年来,她们穿上“红马甲”,为残障人员洗澡、剪指甲,为独居老人包饺子、演节目,小两口“拌了嘴”,“红马甲”上门说一说、劝一劝,小两口破涕为笑了……

  一桩桩、一件件志愿服务连起民心、聚着民意,一朵“兰花”、一群“红马甲”、温暖了几座城。兰花热心小组也从最初7人的“星星之火”到现在6万多人的“燎原之势”。

  “总书记夸我们是‘行胜于言’哩”,志愿者提起2020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的视察,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如今,“行胜于言”的志愿服务精神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党员群众,“芬芳兰花”开遍了全城。

  加大投入,强化城市基层党建保障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加大阵地、人才、经费等保障,不断推动城市基层党建的基础硬起来、实起来。

  为民的事无小事,大量工作在基层。我市始终把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突出政治标准,择优选拔敢担当、能协调、善治理的干部担任街道党工委书记,每个街道配备1名专职组织委员,着力建强街道领导班子。

  结合社区“两委”换届,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换届后,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平均年龄较上一届下降3.4岁,35岁以下和大专以上学历干部占比分别较上一届提高14.6%和20.6%。今年6月份,我市分两期组织90名社区党组织书记赴杭州市、成都市学习“取经”“集中充电”,着力打造一支想作为、会作为、能作为的基层骨干队伍。

  “您好,麻烦您把电动车停放在划线区域内,这样咱小区才规范整齐嘛。”近日,家住星河国际小区的宋学义在小区巡逻时对一居民乱停电动车的行为这样规劝道。

  如今,在我市的各个小区,像宋学义这样的巡逻员有很多,他们大都是党员,群众亲切地称之为“党员老娘舅”巡逻队,专为百姓排忧解难,“赚”足了群众的好口碑。

  近年来,我市广泛推行党员楼栋长、“单元红管家”等做法,择优选配以退休党员、居民党员、在职党员、楼栋单元长等为主体的“先锋管家”3285名,组建“爱心敲门队”“东街大妈”等366支志愿服务团队、2.1万余人,“电工叔”“锁子哥”“裁缝妹”等一批志愿者活跃在群众身边,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

  走进青铜峡市裕民街道南苑社区党群活动中心的创客空间,不少业主带着孩子来参加剪纸活动。

  对于37岁的张正英来说,社区隔三岔五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令人陶醉,也让她的生活有滋有味。

  市级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20万元支持社区活动阵地建设,并逐步向居民小区延伸,按照“15分钟便民服务圈”集中布局设置了68个集学习教育、协商议事、文体休闲、物业管理为一体的市民服务驿站,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便利服务。

  社区的华丽转型,让服务更贴近、更便捷、更温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高。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一曲曲城市基层党建的壮美旋律,早已响彻吴忠大地、黄河两岸。

【编辑】:
【来源】:吴忠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