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吴忠市委组织部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 > 正文
“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简报第9期
2022-09-20 15:20:00    来源:吴忠市委办公室   作者: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2-09-20 15:20:00
  红寺堡区以土地权改革破题开路 挖掘乡村振兴“富矿”助力示范区创建

   同心县创新1234工作法 筑牢安全稳定防线

  红寺堡区以土地权改革破题开路

  挖掘乡村振兴“富矿” 助力示范区创建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红寺堡区紧紧围绕“六权改革”部署要求,抢抓自治区“土地权”改革重点县区机遇,持续深化土地权改革成效,做足“盘活资源、增产增效、以地生金”文章,挖掘乡村振兴“富矿”,力争在全区“六权改革”中蹚出路子、干出样子、作出示范,为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蓄力赋能。

  一是理清要素,提高配置效率。结合红寺堡区较为丰富的国有土地资源实际,坚持“三个一”,搭建土地整治后备资源“数据库”精准掌握底数、系统编制规划。“一个规划”引领。把编制好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实施土地权改革的前提,在前期基础资料收集、现场调研走访、内业编制的基础上,完成9个国土空间规划专题编制和“三区三线”划定工作,探索建立“留白”机制,高质量完成弘德、同原、红川及永新等50多个移民村村庄规划编制,确保土地权改革在规划管控引领下推进。“一张图”统筹。坚持“临村、近水、靠路、倚企”原则,全面开展耕地后备土地资源调查摸底,厘清辖区宜耕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等适宜土地开发整治的潜力面积、区域分布情况,划好“施工图”,坚决做到建设成本高的一律不整治、水利条件配套难的一律不开发、重点项目规划范围内的一律不纳入。“一个库”储备。统筹考虑城乡发展空间、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在综合分析开发价值、整治成本和投入产出的基础上,建立土地整治项目库和台账,并按成熟度梯次推进项目建设。

  二是分类整治,盘活土地资源。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用地项目、产业类型、建设需求,制定土地整治及指标交易重点改革任务方案,明确土地整治任务、性质用途、规模布局和时序安排,分批推进土地整治、增减挂钩等项目。建立闲置土地处置监管盘活机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利用专项行动,全面摸清底数、逐宗建档入库,形成包含批而未用土地批、征、供、用等基本信息和空间位置、数量、类别等信息的矢量数据库。目前,消化批而未供建设用地1177.5亩,依法回收闲置土地16宗492.5亩实施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改造。对城市集中建设区内的工业、仓储等低效土地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变更土地用途、补齐土地出让价款差额等方式,再次开发利用,提升土地利用价值。成功将6宗共计242.3亩工业用地转型为商住用地进行开发建设,实现土地盘活增值收益6114万元挖掘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以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为基础,全面调查辖区宜耕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等适宜开展土地开发整治的潜力面积、区域分布情况等基础信息,对国有未用荒地实地踏查、评估甄别,将有开发价值的纳入土地整治项目库,编制评审项目方案。目前已完成9个项目方案编制评审工作。

  三是推动入市,保障市场供给。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及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将土地权改革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积极探索土地入市新路径。探索建立省域指标交易机制。充分利用中央新增耕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政策,主动与福建省开展土地指标跨省域交易试点。在补充耕地指标交易上,采取先以旱地形式入库,实施提质改造,以水浇地形式交易的“三步走”方式,坚持依坡就势、集中连片实施保护性开发治理,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量。目前已实施项目9个3.2万亩,其中具备统筹交易条件项目6个2.1万与福建省完成红柳沟项目区1389亩新增耕地指标交易,地方财政直接收益2897在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上,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增减平衡、生态优先原则,引进社会资本投资,通过拆旧建新、土地整理复垦等方式,恢复治理土地1227亩,已完成交易400亩,获益1.2亿元,预计实现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交易3.7亿元。探索建立可持续融资担保机制。在土地租赁、灵活整合土地收益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力量和企业资金投入扶持力度,自然资源局、国资公司、金融机构达成合作协议,明确三方职责,探索建立“银行支持—交易偿贷—持续开发”循环投入模式,以固定资产担保方式向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整合投入资金近亿元,有效解决土地整治资金不足难题。探索建立收益分配机制。制定土地指标交易收入管理办法,坚持收支“两条线”和专款专用原则,有效解决“钱去哪里”的问题。收益资金划拨财政后,实行“三优先”,即:优先土地整治项目复耕、渠系配套、生产路建设等投资成本支出;优先统筹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产业发展;优先统筹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同心县创新1234工作法 筑牢安全稳定防线

  同心县紧扣“开展好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实践”活动任务,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为主线,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三大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行动,从严从细从实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

  紧扣一条主线强引领做好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成立县委书记、政府县长任双组长的风险隐患问题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同心县风险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行动方案》《同心县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社会稳定领域风险隐患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坚持全覆盖、无盲区、零遗漏全力推进三大领域24项重点任务,扎实推进政治安全、社会治安、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网络安全领域23个重点方面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力促将矛盾解决在激化之前、风险化解在成灾之前、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全力保障二十大维稳安保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落实落细落地。

  建立两项机制促提升结合工作实际,探索建立风险预警、危机管控机制,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化解主动性、科学性。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依托宁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系统,加强对苗头性、倾向性动向信息搜集分析研判,及时掌握各类风险隐患,指导相关乡镇、部门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全流程、各环节工作要素,做到人员、责任、措施均有落实。今年以来共发布各类风险预警函104份,及时消除了一批信访、社会治安苗头隐患。建立危机管控机制建立日报告、周通报、半月调度、阶段小结工作机制,压紧压实乡镇、部门管控责任,对排查发现的风险隐患,逐级筛选一批重点问题实行挂牌整治,督促重大风险隐患及时就地防范化解。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319件。

  是聚焦“三环节”抓落实结合夏季社会治安整治百日行动”“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实践”等活动常态化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起底、化解各环节工作,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排查环节做到应排尽排确保梳理到位。组织公安干警、乡镇(社区)干部、网格员、司法调解员等基层力量1584人,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标准,在153个行政村(社区)开展拉网式、地毯式、全覆盖摸底排查,重点围绕婚姻家庭、情感纠纷、邻里纠纷和债权债务等矛盾纠纷进行大摸底、大排查,及时收集敏感矛盾纠纷线索,准确把控纠纷苗头,做到早发现、早分析、早防控。起底环节做到边改边建确保处置到位。依据隐患问题台账,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苗头隐患实行分类梳理,加强舆情分析和风险研判,认真制定针对性、可操作性、有效性强的解决措施,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最大限度把各类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针对群众反映普遍的农村散煤销售等问题,在政策方面建立完善20项制度,达到化解一个矛盾健全一项制度规范一个领域的良好效果化解环节做到事结心了确保清零到位。积极践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枫桥式经验,将“法治调解、专业化调解、多元化调解”相融合,积极统筹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提供“一站式”服务,依法及时就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努力打开群众心结,做到“事心双解”。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和关怀力度,注重发挥民政领域等惠民政策作用,因人施策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是抓实“四账管理”消隐患坚持风险隐患全链条闭环处置,采取“台账式管理、销账式办结、查账式督导、交账式问责”的办法,努力实现风险隐患“全覆盖、无盲区、零遗漏”。“一事一档”台账式管理。科学精准划分风险等级(一般、较大、重大),甄别风险类型,按照“三个清单”(风险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管理要求,具体到事、明确到人。“有始有终”销账式办结。建立“一风险一台账”制度,对一般、较大风险隐患加强清单管理,做到边发现边整改边销号;对重大、重点风险隐患,落实“五定”“五包”责任制;对一时难以解决的,制定分步化解方案和时间表,给出明确合理预期,争取当事人理解和配合。“见人见事”查账式督导。由县级领导带队,对未化解的风险隐患进行研判,带着问题直接进驻,采取见面沟通、个别谈话、现场督办等方式,深入了解实际情况,督促相关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及时解决问题。“有理有据”交账式问责。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将风险隐患排查化解作为平安建设考核内容对风险隐患应发现未发现、应化解未化解,导致矛盾激化、隐患升级,引发影响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重大案事件的,移交县纪委监委依纪依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编辑】:
【来源】:吴忠市委办公室